第117章 谁才是赢家呢?



1名管理者与1名普通员工之间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的最大职责是‘管人’、‘用人’,后者的最大职责是以最低廉的收获来付出最大的努力来取得最高的工作绩效!
对于企业的所有者来说,理想状态是有职业经理人为自己不断地管(剥)理(削)普通职员来为领企业创造越来越多的经济利益——或许不再是局限于经济利益,还有正治、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效益,毕竟人类是野心勃勃的高等智慧生物嘛!
在金钱至上的霉国社会里,几乎没有任何1个会拒绝美元的诱惑,即使有不为美元所动的人,那也是这种人没有见识到更多的美元——没有美元,在霉国应该怎么生活呢?
站在曼哈顿华埠的福华饮食集团办公总部顶层,眺望着远处的隐约可见的帝国大厦,作为福华饮食集团的大股东之1兼董事局轮值主/席——常松昀内心充满了骄傲!
福华连锁餐厅,已经成为了中華美食在纽约市内的代名词——‘解锁’这1个成就所需要的时间,从前期筹备到后期正常经营,也只不过是花费了3个月!
如今福华连锁餐厅在纽约市5个行政区内的直营门店,已经开到了第10家,这还是沈万福让常松昀刻意控制的结果,如果不是1旦放开福华连锁餐厅的特许经营权,恐怕会有很多华人华裔加入到福华连锁餐厅这1个大家庭当中——纽约市第7号至第10号分店,都是特许经营的加盟店,而这些加盟店的创办者基本是曾经在华埠做过餐饮行业的华人华裔!
除了简式中餐之外,福华连锁餐厅已然是进入到了1个新的领域,那就是快消餐品——霉国多数白人公民不喜欢吃猪肉、而是习惯于吃牛肉,因此常松昀按照沈万福这位合伙人的提醒,将老祖宗传下来的驴肉火烧改良成为1款全新的、可以便于携带的盒装式牛肉火烧
——当福华总店推出了新的菜式,那么下面的直营店、加盟店也能以最快的速度推出新菜式……搭配着1杯大号的可口可乐、1口牛肉火烧,简直是完美的快餐搭配!
从1910年开始,来自俄羅斯和奧匈帝國的猶太裔移民成为了纽约市的最大移民群体,其次是移民人数仅次于猶太裔移民的意呆利裔,而华人相对于其它族裔的移民来说,数量比较稀少,因此难以与其他族裔抗衡……但是福华连锁餐厅的爆发式成长,顿时成为了霉国华人华裔的1面旗帜,吸引了超过上千名华人华裔从霉国各地奔赴纽约市,成为了福华连锁餐厅供应链上各个环节的员工——
绝大多数华人华裔,是被安排到食材选配、门店建造这两大板块。只因这两大板块所需的劳动技能相比起其它板块要低1些,对于现阶段的华人华裔来说,更加容易入手!
纽约曼哈顿的华埠也是被重新福华连锁餐厅这1个‘变数’,给重新打开了‘闭关锁国’已久的‘大门’,与真正的纽约市社会迅速进行接洽——
按照沈万福的说法,常松昀将具有华人血统的其它族裔也列为华人华裔的1份子,通过专门在《纽约时报》购买的1个专栏广告位(洛克菲勒与摩根量大财团的面子还是很坚挺的),用英语(暂时不敢用中文,避免被霉国官方特意针对)向全霉国的华人华裔发出1个号召,即1旦通过了福华连锁餐厅总店的资质和信用评核之后,可以免费领取1份福华连锁餐厅加盟店特许经营权,期限是1年……1年后再向福华总店上缴当年税后收入的百分之5作为分成,如果有意继续加盟福华餐厅的,能继续享受福华餐厅总店提供的标准化培训!
不仅如此,常松昀代表福华饮食集团与曼哈顿华埠的中華公所进行全面合作,将集团内部符合条件的、具有华人血统的其它族裔的移民与华埠内的单身青年进行撮合,在1952年4月中旬,为50对新人举办了1场集体婚礼,而所有的费用都由福华连锁餐厅成立的福利福利公会在格林尼治储蓄银行开设的职工公益基金来承担——每年福华连锁餐厅会定期在这1个职工公益基金里面存入100万美元,用于给福华餐厅所属职员的婚假、儿童养育等。
如何让其他族裔、具有华人血统的移民成为真正的华人呢?
常松昀与沈万福这1位合伙人,以福华连锁餐厅的名义,委托【诺亚资本】创办了1家教育基金,初始注册基金是200万美元——都是由福华连锁餐厅的税收净利提供,常松昀与沈万福没有额外出资,并且交由【诺亚资本】来打理!
这1个教育基金唯1的作用,就是用于为在霉国拥有合法身份的、年龄在6周岁至18周岁的华裔青少年提供教育所需的费用,包括学费、生活费等;每1个得到这1份教育基金的华裔青少年,将会被常松昀与沈万福亲自颁发1块特别打造的牌子,上面只有‘福华’两个字,具体含义自然是‘福佑中華’,但是别人如何解释,那就是见仁见智了!
霉国对华夏的污名化教育已然是光明正大地开始,因此沈万福与合伙人常松昀自然是在私下里给这些接受‘福华’教育基金的霉国华裔青少年‘开小灶’——悄悄地将所谓的‘禁书’里面的‘科学知识’传授给这些华裔青少年,强化这些华裔青少年对华夏的认同与观念,等到霉国与华夏重新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这些华裔青少年也就成为了家庭的顶-->>